# 研发团队从0到1做进行研发准备
这里带有个人强烈的观点,个人角度出发
从0到1,从未遇到的初次电话沟通,很难相信,整个团队在没有见过,没有面对面过的情况下,在前一年,依然可以走下来,开始的几个学生,到现在的近百名研发。
所谓的从零,就是从战略规划、团队建立,打造,技术规范,规范打造,积累沉淀,案例落地几个过程的整体提升,变换成技术规范、快速创新、积累沉淀等符合未来行业5-10年的发展,为企业从信息化,数字化,智能化的做好战略基础。不得不说,确实广西很多企业都还没有进入信息化,但是现在已经都进入数字化,智能化蓄力时代。
以前在大企业,大城市的转型办法,到南宁本地是不适用的,也是不符合的,它有它自己的特点,也有它适应的过程,也不是那里买了一套底座要用就可以,这个几乎每次都是这样,最终能不能消化的是企业自身人。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特点,拿自己前身的经验,还有直接套用,那是很难的,都需要两到三年的消化过程,而且,需要有消化的动力,而且需要能消化下来。
从转型的过程来说,这应该是算比较成功的。整个过程,大概分为几个点,从【战略-选人-规划-执行-验证】,这里大致记录:
# 基础条件
# 【战略】需要遇到一个懂得战略的人打开这个口
它不是任务,而是一个有意义的、战略层的事情;
这个所有前期的基础,通常来说,很多企业内部都会有这样的角色,需要有一个有登顶的心,不满足于现状,在一个行业或者做某个工作几年的人来说,再加上有资源,很多都很想做这个事情,只是受限一些条件,需要有一个契机,找到这个出口。这并不等同于一个政治任务,而是真心要做这个改变,这样的转型,同时需要有一个魅力和强有力的往前的心态,同时有能把控住这个过程的信心,勇于打破现状,需要遇到这样的人员,能坚持下来,而不是一个跟进,至少能有一个三到五年的战略规划,这样,这个事情才有意义。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政治任务或者上传下达的事情,一般的角色很难做这样的决断,需要有一个能支持梦想的人。这个人,不是一个追求安逸的人,不是一个偏向稳定的人,更期待的是,一个破釜沉舟的人。
"不变就可能会死掉或者会慢慢消失,不走就会没有出路,在等着被淘汰,与其等着,还不如主动出击",对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强大的进取心,甚至是野心,这样的人,才是你需要遇到的人。只有这样的角色,才会全心全意在这个事情上,一心一意在这个上面,才有可能会把这个事情做成,因为在这个目标面前,才能包容更多,展示自己的规划,才能建立起一个叫战略蓝图的东西,才能搭配得起来。
要开始这个事情,需要遇到这样的人,这个才能是一个开始,反之,这后期会产生强烈的不平衡,很难吸引强大的人才和资源支撑,特别是在广西这个地方,更是难上加难。
# 【将才】需要战略和执行力的齐心配合
要能互相信任,了解和互补,这不是招个人就完事的;
战略和执行的强有力齐心,才能遇到困难的时,齐力断金,在接触的两次企业转型中,每到关健节点,都强烈的体现出这种信任的重要性,这是为下一步的转型成功的一个特别基础又特别困难的条件。
在前期的条件合适,后期需要的是互相信任,达到一致共识,这并不是招一个人就完事的,招人那个叫执行,而不是在实现蓝图。真正碰的时候,在思维碰到的时候,你会发现,有很多很多规划是做不完的,第一步怎么走,第一年要达到怎么样的,怎么样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,你会发现,可以彻夜长谈,实际情况就是,每天晚上都是一包一包烟,一碰会有火花,这整体的战略怎么实施,落实,怎么打造,一点就通,整体方案,思路马上出来,这些都相当明确,如果能碰到上面的一步,感觉可能会是你想要找的人。
在企业技术信息化升级改造的过程中,会遇到很多很多角色,但这并不是这个事情的核心,而是怎么完成这个核心,需要克服后期不管是对内、对外的很多困难,如果没有统一的意识,战略和执行没有统一的认识,统一的思想,是非常难走向这个一个比较成功的结果的。在期间过程中,很多家企业在不断的招架构师来进行架构,但是对于架构师的使用和运用,架构师对战略的理解是否到位,这些影响往下的过程。
真正需要的不是架构师,而是具备有架构师规划能力的,有强烈认同感的人,这个人是否可信任,可担任这个角色,后面两三年里面会带来怎么样的发展,更是需要不断的了解(不是考核,这意义远远没有了解重要),后面才会到具体招聘架构师的事情。
# 【规划】需要具备有这个执行的明确方向
至少需要一个两到三年的规划,一年成果和验证,一年企业沉淀;
这不是一时的兴起,一时的行业风口,更多的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,能制定的,可执行的3~5年战略,对未来10年发展做基础准备,而前面的1~2年,更多为的是打基础,超过则太长,太短则不现实,战略要怎么打,怎么布局,各个部门,人事,资源等怎么整合,怎么搭建,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,为自己打最合适的牌面,这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明确的方向,一个稳定的,符合行业走向,符合团队走向的方向,而且可执行。
在前期准备到位的情况下,这些需要一个计划一个脚印的走下来,这需要一个计划,而这个计划,更多的为下一步的执行和验证做好准备,这要战略层规划人员进行统一的上层各个资源打通,为下一步的执行做好准备,争取到最大的资源,为下一步的执行做好准备。什么叫最大的资源,就是尽所能,不管在各个方向,做下一步的执行做好保驾护航的操作,这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,更是形成团队的目标,精神支柱点,特别是在广西这样的现状下。
# 【执行】需要能有一个具备有核心能量的团队
这个需要一个核心力量的人把人聚合起来,把事情做下来;
这过程不会一帆风顺,需要很多人的支持,在团队面对困难的时候,在某些看不到头的时候,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,坚持大家的目标,相信蓝图战略的存在。很多的时候,会有这样的情况,这个过程,失败的并不只有一家,而是多家,投入资金打水漂的不是一家公司,而是多家公司,转着转着就没有了,做着做着就放弃了,这并不是个例。
这当中,会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否定的言论,会有一个可能看不到结果事情往下做,同时会在不断的,大量的消耗资源,甚至有可能资源紧张,紧张到可能所有人都想离开这个团队,紧张到个人信用,团队信用的透支,这都非常有可能,因为大家在做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,在跳出舒适区,寻求突破。
“这个做不了,执行不下去,反对的人太多,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,没有这个处理经验,资源不足,人手不足,技术不足,设计人员不足,其它部门无法协调,产品经验不够,招人太难,留不住人,这些人能力不足,时间太短 ….”,听得到的太多,非常非常多,能力不足,是否要换掉,产品没有是否要招,招不到怎么办,前端人员不足又难招,再借用外力,找合作方,找意向方,大家一起,甚至还有更多的方法 …. 这些年听到的这些太多,但是如果我把这些都准备好是,都补充完了,是不是真的就可以做了,这还是一个问题。
# 【验证】最后一点,资源支持,包括资金,项目,人力等支持
一般企业平台和团队沉淀在100万-500万左右,企业沉淀,比如项目在百万到亿级左右;
在初期的版本出来前,会有N多的非常好的规划点,比如DDD、六边型架构、Serverless等等,也包括很多好的模型,但是能不能落地,能不能真正使用起来,那才是最实在的。并不是很个团队都是bat,并不是每个团队都是标配,而且每个企业团队有非常多的不一致的流程,怎么样能落地,这是后期的一个重点所在,怎么保障一定能落地,又是一个问题。
企业项目需要不断的沉淀往下,形成企业自己的技术架构点,这期间,会有N个项目的实施,N个团队的参与,N个问题的出现,N个升级迭代的过程,等到稳定期的过渡,需要1~2个的周期时间,才能达到后期的一个发力点,这过程很多都不会达到预期,但是坚持过人过程点,形成团队特有的平台,再慢慢的被上后期。
以前总想着通过自己的经验不用走过上面的风险点,发现,自己可以避免,但是所带的团队,还是需要走过这个流程,不是自己需要,而是团队也需要。
# 实施过程
以下为目录,具体文章梳理中...
1、内部统一意识和统一,转型技术战略统一化,沉淀化; 2、历史团队问题,这个基本上是老毛病,老打法,新老团队的融合问题; 3、历史技术和产品遗留问题,有些鸡肋,但他们是企业多年的沉淀,业务平台就更加; 4、新老交接的问题,比如现有平台,技术,项目,是新建立还是利旧,怎么利旧; 5、产出投入的问题,这是一个看不到的成本,在还没有产出都是投入; 6、平台化和产品化道路搭建,每一个组件,每一个项目都做出企业沉淀,进行大中台打磨; 7、为下一步行业发展道路做好基础和基石,我们需要为下一步做准备。
# 总结
很荣幸这几年可以经历信息化过程,参与到大型国企信息化转型,一线大厂数字化,再到中小企业转型的这个过程,几乎很多都是从零开始的起步,再到一个里程节点。
整个过程我有我思。